日前,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新书《100年的新窑子(珍藏版)》付梓面世。本书是摄影家黑明聚焦陕西延安新窑子村30年变迁的图文书,是关于一个陕北山村的故事,也是乡土中国的真实写照。
《100年的新窑子(珍藏版)》,黑明著,浙江摄影出版社
对新窑子的影像记录,在中国乡村纪实摄影史上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存在。此次,本书的珍藏版以全新内容出版,和2005年版本相比,时间跨度更长、内容更全面。摄影家黑明1964 年生于陕西延安,曾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。1996年至2025年,黑明先后近百次穿梭在北京与新窑子之间,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沟居住了300多个日夜,拍摄了400多个胶卷和数万幅数码照片,撰写了近50万字的日记和村民的口述故事,完整记录和保存了新窑子30年的发展与变迁。
30年间,新窑子从58户人家增长到116户,人均年收入从200元增长到20000元。如今,新窑子年收入10万、20万甚至30万元的村民不在少数,一年四季开着私家车、坐着火车和飞机奔赴全国各地旅行的村民比比皆是。无论面对国家的脱贫攻坚战,还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中,新窑子都不甘寂寞,不甘落后,走在全镇的前列。
书籍内页
本书共分为6个章节、520页,包括调查、访谈、评论等近20万字,以及肖像、合影、纪实等不同类别的365幅黑白、彩色照片。在极具震撼的人物肖像照片的旁边,作者看似平铺直叙,实则娓娓道来地记叙了这些人真实的生存状况和祖祖辈辈的梦想,读来深深地被他们的质朴所感动,被他们为美好愿望顽强拼搏的精神所鼓舞。
尤为宝贵的是,在书中的第五章,黑明于2025年拍摄的“新肖像档案”与二三十年前拍摄的新窑子老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新窑子30年的历史变迁,也承载着新窑子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,更让人看到中国农村正在经历几千年来最深刻的变革。
书籍内页
正如新华社高级编辑、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小波在关于本书的评论文章中所说的:“黑明用将近30年时间往返新窑子,他用最传统的手法,在范围最小的地方,完成了不得了的记录,新窑子的历史变迁,折射出来的是20世纪末乡土中国的命运……他无疑做了一本100年后还能读的书,影像人类学者完全可以把《100年的新窑子》称作‘新窑子档案’‘北方乡村档案’‘中国乡土档案’。”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列)
98配资官网-配资网址找加杠网-股票配资集中网站-网上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